今天是

我们的课堂 我们的精彩

——初等教育学院2023级乡村教师定向生创新文艺汇演成功举办

发布者:2000009发布时间:2024-11-13浏览次数:10



学问兼履历乃成,一面研究,一面践履,正求学问补不足之法。——创校人张謇先贤



当岁月的年轮与课堂教学触碰,当青涩的演练走上仿真的舞台,这是一次怎样的心路体验?时值总书记视察南通四周年的当天,初等教育学院2023级乡村教师定向生在任课教师陈斌老师的指导下,亲自策划的一场以“实践长技,研学赋能”为主题的校园创新文艺汇演,在学校图文信息中心大报告厅拉开了帷幕。初等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汪薛松、七级职员易华、班主任易晟男、辅导员邹园丁莅临了课堂活动现场。

 


一、重温领导关怀,引领学生正确认知

活动之初,全体师生观看了202011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通时的视频,再次回顾了总书记对南通人民的殷切嘱托和南通教育的殷切期盼。汪薛松书记指出,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师范教育的三大源头之一,是一百二十多年前张謇先贤勠力创新的具象成果,我们的乡村教师定向生生逢祖国繁荣昌盛之时,肩负着时代的责任和家乡的期望,一定要扎实理论知识、扎根祖国大地,向总书记汇报我们新时代师范生担责任、知实践、务合群、增阅历、练能力的精神风貌,在今后的社会服务和教学岗位上贡献通师力量。

 


二、呈现多元展演,激发学生创新动力

同学们结合专业知识,将专业情感、传统文化、身边实情搬上了舞台,展演的节目精彩纷呈:情境课堂,学科融合,惟妙惟肖,同学们分饰师生,通过问答对话感受古诗新韵,品析字词,一首《绝句》于朗朗书声中得以详解;手指翻飞,无声传情,手语操伴乐表演为同学们带来了视听的双重体验,动作无声,而传达的积极含义震耳欲聋,流畅的变化中,让大家接触到那抹“裹着心的光”;“长亭外……”中阮声响,送别的思绪被琴弦拉进,伴着几位同学的演绎,音符跃动在心间,仿佛置身古道边,人在画中游;还有的同学联系生活现象,以最直白的歌唱形式流露出抵制校园霸凌的真情,“玫瑰少年”的成长蜕变不畏荆棘,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本次活动,是2023级乡村教师定向生在上个月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精神后原发准备的一场校内活动课,是学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生动实践,通过本次活动,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不是高不可攀的抽象理论,而是通过平时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思考和实践后触手可及的技能变现。

 


三、归纳活动得失,明确项目努力方向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到培养什么人(思政教育)、怎样培养人(专业教育)和为谁培养人(产业教育)的多重考量,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办学模式和专业设置,学校要遵循本校专业特点和学生特色,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在项目化活动中有所“识”,进而在社会服务和区域发展中提供应有的服务力和贡献力,才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本次课堂展演活动,正是基于我校开创性招收七年制乡村教师定向生教育改革的大胆尝试。活动结束后,任课教师陈斌老师指出了同学们在展演过程中可圈可点的地方,也指出了项目呈现和后续推进需要注意的地方,为大家既有的项目优化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近一个月的节目策划和项目筹备,明白了自己组织活动的不易,也更加明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内涵,在活动实施和展演过程中,进一步认清了乡村教师定向生的社会责任和认知思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在夯实基础学科知识的同时,将专业知识和创新实践思维运用到真实场景中,在服务社会中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也对今后自己的项目化社会服务充满了信心。